您好,欢迎来到--福建建筑产业现代化协会网      立即登录     会员注册
搜索: 
打造专业的建筑工业化信息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资讯
BIM助力垒知上海科创园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
发布日期:2023-04-26 16:58:35         

1、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上海市北部,隶属宝山工业园区,紧邻上海北郊未来产业园I期。总用地面积30221.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7034.20平方米,建筑限高60米,容积率2.5。
主要建筑功能:地上主要建筑物,共有16栋。1#、2#、4#为高层科研楼,15#为宿舍,3#为低层配套用房,5~14#为多层科研楼,16#楼为生活垃圾房。
项目业态:集休闲、配套商业、办公、商务洽谈为一体,展现城市形象,成为区域性地标建筑。
项目装配式概况:项目单体预制率40%以上,预制构件的种类为预制柱、叠合梁、叠合板、预制楼梯、通高窗。

项目BIM实施目标:基于自主BIM协同平台(“垒知协”)开展运维导向下的全过程各专业协同与信息化管理,助力工程建设的提质、增效、降本。

2、BIM应用准备
2.1 项目难点
项目协调难:工程体量大,质量要求高,参与单位众多,现场协调规划复杂,平面布置优化调整工作量大,项目面广。
施工技术管理要求高:项目建筑功能多,工艺复杂,具有装配式、幕墙等多专业施工要求。
施工过程文档管理难:项目由于工期紧张,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频繁,变更文件管理难。
运维管理难:项目繁多,信息采集存储困难,精细化管理难度大;海量信息共享不充分,可视化程度低;资料查阅困难,数据管理效率低。
2.2 解决思路
BIM多方协同:基于BIM协同平台建立高效的参建各方沟通协调机制,通过数据可视化大大减低协调难度。
施工工艺动态模拟:复杂节点施工动态模拟,并针对设备机房、结构难点等开展专项BIM深化,输出施工模拟视频。
施工预演及文档协同管理:利用BIM技术进行施工预演,辅助方案决策与优化;基于平台开展文档管理,实现文件信息化电子管理。
运维导向下BIM实施:通过BIM协同平台持续赋予、更新构件的全周期数据信息,实现海量数据的信息模型化;通过串联终端接口实现跨部门信息互联。

2.3 BIM全过程实施规划

2.4 BIM实施标准
依据BIM相关的国家、省市标准,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编制的BIM实施方案及标准,从而严格把控BIM实施成果。

2.5 BIM构件库搭建
各专业族库搭建,规范模型构件,丰富各专业构件的空间表现能力,统一构件数据标准,确保各阶段各构件信息参数的准确性,为项目全生命期实施奠定基础。

3、BIM技术应用
3.1基于BIM的装配式正向设计
3.1.1 构件标准化设计
项目采用模块及模块组合的设计方法,遵循“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选取标准化程度高的构件进行拆分预制,重视装配式平面、立面和剖面的规则性,选用规则的形体,便于工厂化、集约化生产加工,提高工程质量,降低生产和安装成本。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平面采用大开间大进深、空间灵活可变的布置方式,平面布置规则,承重构件布置上下对齐贯通。

3.1.2 构件深化设计
深化设计阶段采用BIM技术打通各专业壁垒,预制构件上进行预留预埋、碰撞检查、优化设计缺陷,减少施工错漏、提升建筑品质。在BIM模型的基础上,对预制部品部件进行钢筋排布、管线设备、预留孔洞、预埋件、施工预留预埋等一体化集成设计,集成预制构件的全部属性信息后,整合预制部品部件与现浇部分模型,完成现浇节点深化工作。

3.1.5 构件可追溯化管理

预制构件通过信息化可追溯管理系统实现全过程质量追溯管理,精准把控预制构件的生产进度、材料用量、质量检验、出入库、现场吊运等各个环节。

3.2自主BIM协同管理平台,助力装配式BIM各阶段精细化管理
利用自主BIM协同管理平台,对项目成员进行权限设置,保障数据信息安全;将相关文件储存于云端,打破传统单机局域网无法异地协同的障碍。
3.2.1多专业模型协同与查看

基于“垒知协”2D视图与3D视图同框显示并联动定位的功能,方便工程人员快速通过最为熟悉的2D图纸找到三维构件进行BIM信息浏览;同时,也支持从三维模型定位找到2D图纸的定位,和传统工程人员无缝沟通。

3.2.2施工方案与进度虚拟仿真
通过BIM4D施工方案仿真动态模拟对实际工程进度及安装工序进行预演,更容易提前发现设计“错漏碰缺”与施工工艺缺陷问题,用于优化调整设计和方案。

3.2.3 BIM质量安全管理
基于BIM协同管理平台,将手机、ipad等移动设备作为数据采集端和处理端,现场技术管理人员将现场巡检的质量安全问题,通过APP采集上传至平台,所有相关人员可以直接在手机浏览查看,根据具体的问题现场管理人员在平台端指定专人进行整改。

3.2.4 构件资料挂接,奠定智慧运维数字基础
本项目借助“垒知协”,实现了施工过程中的重要资料(例如:图纸、PC构件信息、质量管理台账、施工影像台账、设计变更联系单等)与模型构件进行关联,使得各参建方能快速在三维环境下检索相关资料,辅助现场管理。

4、项目创新点
4.1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应用
针对预制混凝土构件安装过程易出现的定位偏差、灌浆不饱满、灌浆效率低等问题,通过优化预制混凝土构件吊装工序,设计定位装置,实现预制混凝土构件的高效安装与钢筋套筒位置的精准定位。
通过改进排气、灌浆、坐浆等方法,解决灌浆不密实、灌浆效率不高等痛点问题,保证预制混凝土构件竖向连接质量。
4.2运维导向下装配式BIM应用
以实现智慧园区运营为目的、提高用能管理水平、实现预制构件质量追溯与资源节约、营造绿色健康安全的园区创新环境、打造高科技智慧型科创园为设计理念,规划建设园区绿色运营体系,以“BIM+”技术的运营模式,以构建“一站式”运行管理体系为建设目标,打造“智慧化园区运营示范工程”。通过“基于BIM的数字孪生”,实现“一张图管理”的目标,从大数据应用的角度,解决“看不清、控不住、管不好、省不了”的问题,实现可视化、精细化、智慧化管理。 

5结论
本工程通过BIM数字化建造和信息化管理,提升了装配式建筑设计效率,降低了设计“错漏碰缺”影响,减少了项目生产、施工质量安全问题,将在后续建造过程中持续有效提高装配式建筑建造信息化管控和精益建造管理水平,并为今后智慧运维建设奠定坚实的数据与应用基础。

参考文献
[1]黄轩安,史月霞,陈可楠,蒋俯传,殷平雪.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全过程信息化管理与数字化建造方法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22,14(01):45-60.DOI:10.16670/j.cnki.cn11-5823/tu.2022.01.07.
[2]刘芳,彭征.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集成应用分析[J].陶瓷,2022(07):149-151.DOI:10.19397/j.cnki.ceramics.2022.07.047.


——垒知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垒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1)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建建筑产业现代化联盟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福建建筑产业现代化联盟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建建筑产业现代化联盟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赞同或已经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若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书面来函联系。
热点资讯 · 2024年关于福建省预制混凝土 · 关于2024年国际学术交流会的 · 关于开展2024年福建省预制混 · 关于公布2023年福建省装配式 · 关于组织推荐装配式钢结构生产基 · 关于组织推荐装配式装修部品部件 · 关于推荐第四批建筑产业现代化专 · 关于印发《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 联盟公告 他山之石 科技资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备案号:闽ICP备14009265号-5